村官要闻
聚焦三农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运营,更离不开人才支撑。针对乡村本土运营人才短缺、产业发展缺乏运营思维等问题和短板,2024年,江山市启动乡村运营人才体系化培养培育行动。【详情】
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构建治理新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共同富裕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新成效。【详情】
近日,在芦河镇政府的会议室内,镇辖各村党组织书记、合作社代表、脱贫户代表坐得满满的,一场定制农业签约仪式正在进行着。【详情】
3月1日以来,松桃村晚在此接连上演,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让这座小城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详情】
春潮澎湃,万物生长。信丰县大塘埠镇羊马村的田间地头机声隆隆、人影绰绰,广袤田野上升腾着春耕春种的火热氛围。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村民干得格外有劲。【详情】
眼下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河南省新乡市麦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详情】
近年来,绥棱县聚焦棚室经济打出了一套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定制发展的“组合拳”,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棚室经济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增长,助推农民增收的强劲引擎。【详情】
春耕春管时节,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的农垦皖河农场,绿油油的麦苗已经开始进入拔节孕穗期,一辆红色的自走式植保机械正在田间进行化除作业,一阵风吹过,麦田里泛起一道白色的雾气,一派人勤春早忙田管的热闹景象。【详情】
2019年以来,五批155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全国乡村治理工作的实践成果、创新经验,为各地树立了学习借鉴的样板。【详情】
放眼独立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户门前的流动红旗迎风招展,“天津好人”的表彰海报引人瞩目……这些都在彰显着“分有所值”的治理智慧。【详情】
今年初,四海镇推出生态文明积分制,将积分兑换与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村民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共享。【详情】
“坐稳啰!走起……”黑水河如意岛花船码头,船工马汉生一声吆喝,小船缓缓划过水面,船头激起的涟漪推开薄雾,两岸的喀斯特峰林渐次展开。【详情】
春日时分,漫步安徽省灵璧县大路镇刘大庄村下街中心村,平坦开阔的马路、整齐有序的村道、焕然一新的文化广场,处处彰显着乡村建设带来的显著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愈发宜人。【详情】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做好2025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详情】
农村集体“三资”关系着农村基层的根本利益。2023年10月以来,青岛市聚焦农村集体“三资”这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小切口”,进行集中整治和清查整改。【详情】
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多措并举,赤石村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烘干厂,将其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重要来源,使赤石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详情】
共遴选出“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推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全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等46个典型案例。【详情】
近些年来,庐江县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创新打造9个“共富党建联盟”,通过跨村联建、村企联营、多方联动,推动抱团互补、合作共赢,有效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详情】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里涌动着最鲜活的社会肌理,也承载着最直接的政策效能。【详情】
农村集体“三资”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多发领域。【详情】
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后,伴随村里旅游产业的“东风劲吹”,孙生财也跟着吃上了“生态饭”,年收入接近6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详情】
从青年到中年,何智彪以“把冷板凳坐热”的坚守,扎根在科尔沁大地,在与土地同频共振的四季轮回中,他用20年的光阴谱写了一部种子传奇。【详情】
集镇一头连着县城、一头连着村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详情】
按照每村至少储备2名“头雁”后备力量的要求,陇县各镇村紧盯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优秀党员等重点人群,通过公开选拔、择优推荐、组织备案的方式,储备208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个人意愿强的村党组...【详情】
自2021年以来,天津市蓟州区积极探索将积分制管理引入乡村治理,以精准的网格化管理结合温情脉脉的志愿服务,用“小积分”串起基层治理链,焕发文明新气象。【详情】
八卦奇村,华夏一绝。这是对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的美誉。该村有70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居住地。然而,这个有着2786人的村子,过去20年来做到了没有上访户、矛盾纠纷不出村,其“治理经”着实令人好奇。【详情】
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藏马镇,一场由妇女群体主导的乡村治理变革正悄然上演。自2024年启动“花开藏马”巾帼助力乡村治理行动以来,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和精准服务,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积极投身乡村治理,用实...【详情】
截至2024年10月底,专项计划录用的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为乡村医生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大学生村医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待遇保障如何?近日,记者来到三位大学生村医身边,记录他们扎根乡村、守护...【详情】
近日,在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全国人大代表、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带着全国两会精神,收获满满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向村民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好声音”,分享参会的真切感受。【详情】
殷庄村为啥要做饺子?“地下没矿藏,地上缺风景,让村民富起来,村里要想点招。”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昌解释。【详情】
农学生安文忠毕业10年来,与猕猴桃结下了不解之缘。家乡的猕猴桃产业,也几乎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详情】
如今在长丰县,除了大量创业青年返乡种植草莓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草莓电商销售中来。他们成为父母的销售员、经纪人,把家庭农场的草莓卖向全国,卖出了好价钱。【详情】
雁行万里靠头雁。在广袤乡村大地上,“头雁”是深耕乡村发展的实践者,是探索特色产业的开拓者,更是引领美好生活的先行者。【详情】
2024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向好,农文旅跨界融合更加多元,联农带农作用更加凸显,全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详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越来越多“新农人”耕耘在乡村一线,从农业科技试验田到农产品加工车间,从新型农业合作社到电商直播间,处处可见他们播洒汗水、闪耀智慧的忙碌身影。【详情】
据3月21日农情调度,全国已春播粮食3500多万亩(大田播栽面积,不含育秧),完成意向面积4%左右,进度与上年基本持平。【详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如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各地进行了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积极探索。【详情】
通过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农村“田秀才”“土专家”农村实用人才和荣誉表彰、发放奖金等方式,将个人才智以点带面集聚成为集体优势,让人才、科技、创新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详情】
初春的晨光中,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凌河街道汇海生态农场内车来车往,贴有“质量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的西红柿正在打包装车,将以高于市场40%的价格出现在各大商超货架上。【详情】
为打造一支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托起农业、扎根农村、引领农民的新时代“新农人”队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江苏省“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
“结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我平时的调研,今年我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围绕‘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发展理念,推进新媒体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详情】
如今,港中坪村水稻种植远近闻名,被纳入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大家干劲越来越足。从“闲两季”到“忙一年”,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劲头从何而来?【详情】
今年39岁的梁倩娟,是甘肃省陇南市“陇上庄园”网店负责人。作为一名乡村电商的代表,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详情】
在固始县,像沈勤民这样实施“三边一院”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模式的村民越来越多,广大群众充分利用沟边、田边、林边和庭院的闲散土地资源和闲置劳力,大力发展养殖业,成效明显。【详情】
要重点围绕农民增收上台阶、特色农业强省建设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上台阶,通过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守好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等,让...【详情】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比2023年实际增长6.3%。【详情】
近年来,由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研发,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农业技术的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通过轻简、高产、绿色的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在江苏、安徽等水稻主产区年推广应用超600万亩,并在江苏省南通...【详情】
方寸屏幕间,巧借直播,王宝德和李娜的新农人梦想正悄然绽放。【详情】
眼下正值“东北黑蜂”的越冬时节,为保证黑蜂成活率,程世柱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自家蜂窖内的温度变化。【详情】
新年伊始,以“鱼桑福流、蛇年迎新”为主题的“2025鱼文化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共庆佳节。【详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优质“土特产”往往以其天然、无污染、富含地域特色的特性满足了现代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的需要。【详情】
走进示范区,只见蛋鸡舍内明亮整洁,一排排标准化蛋鸡养殖笼架排列有序,自动化饲喂系统精准地把鸡饲料投放在料槽内,蛋鸡竞相啄食,一旁的饲养工正在巡栏,观察鸡群的健康状态和产蛋情况。【详情】
管得更精准、产得更高效、成本更合理,智慧农业蓬勃发展,正改变着农业生产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条的效率与质量【详情】
当冬日的寒意笼罩大地,温室大棚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冬忙”正成为群众迈向增收致富路的新常态,冬日农业也逐渐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详情】
日前,黑龙江省民政厅等22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详情】
在青岛农大,花生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代科学家致力于花生丰产增效栽培技术研发、优质高产品种选育、花生机械装备研发和花生食品研究,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助力粮油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详情】
如今,东方村的和牛产业越来越红火。截至目前,已带动50余名村民务工、实现人均增收4000余元,和牛存栏达到1000余头、村集体年增收约100万元。【详情】
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生态”模式,整合利用草地退化的黑土滩、黑土滩坡,实施披碱草、燕麦试种植项目,实现了人工种植返育自然草场,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详情】
近年来,杭州市聚焦乡村领军人才、产业“头雁”培育和农创客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现代新农人人才矩阵。【详情】
一座座大棚的“崛起”,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详情】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详情】
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详情】
联系电话:010-6409858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